(通讯员:陈希)2025年7月4日至6日,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数字化工作会议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研讨会在江苏大学召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与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江苏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承办。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南京航天大学等88所高校专家学者,共同聚焦物理基础课程数字化建设。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陈希参加此次会议。
江苏大学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杜永春在开幕式致辞,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意义重大,他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正值关键时期,将为物理基础课程的数字化建设搭建起珍贵的交流桥梁。
![]()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王青教授结合研究与实践剖析了教育数字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鼓励专家学者投身物理基础课程数字化建设,携手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共同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步贡献智慧与力量。
![]()
会上,清华大学王青教授、江苏大学杜永春书记、南京邮电大学颜晓红教授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施大宁教授分别为南京邮电大学、韶关学院、世界杯直播、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分社的四所共建高校教师代表颁发牌匾,标志着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共建合作正式启动。
![]()
会议期间,多位权威学者带来精彩学术报告与前沿分享。清华大学王青教授剖析数智时代课堂教学变革方向,南京邮电大学颜晓红教授聚焦数字化教学创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施大宁教授探讨 AI 时代教学模式变革;上海交大胡其图教授分析教材与教学协同创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增明教授阐述 AI 赋能物理实验教学路径,清华大学魏斌教授展示 AI 支持课堂教学案例。南京大学吴小山教授强调教学智慧化核心原则,东北师范大学李金环教授提出物理教学向 “智慧” 升级,重庆大学刘安平教授探索物理实验教学与竞赛融合模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晋斌教授介绍智慧课程建设方案。此外,中南大学龙孟秋教授、大连海事大学张映辉教授、科大奥锐黄琛专家及江苏大学物理系谢铭老师等学者也分享了各自研究成果。报告涵盖课程数字化转型、AI 赋能教学等核心议题,为物理基础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与实用方案。
![]()
作为一所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我院历来重视物理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近年来积极探索数字化教学手段与课程改革的融合路径。此次成功入选为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共建单位,将为学校提供与全国顶尖高校交流合作的宝贵平台。通过共享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借鉴前沿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我院物理课程教学团队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推动课程从 “传统教学” 向 “数智赋能” 升级,为学生打造更具创新性、互动性的学习体验,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审稿人:徐章)
(责任编辑:admin) |